A股三大股指周二全線走弱,行業板塊呈現普跌態勢。不過,受益于工信部、國家體育總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消息影響,周二冰雪產業板塊逆勢上漲1.26%。
借冬奧會契機完善配套
根據上述行動計劃目標,到2022年,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開發一批物美質優的大眾冰雪裝備器材和北京冬奧會亟需裝備,大幅提升供給能力,建立較為完善的綜合標準化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創建若干特色產業園區。
盤面數據顯示,周二中信國安、探路者、長白山、三夫戶外、萊茵體育分別逆勢上漲6.25%、4.46%、2.97%、1.46%、0.99%。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對此,國泰君安陳筱分析認為,冬奧會是東道主國家發展冰雪運動與冰雪產業的良機,東道主通過政策支持以及媒體傳播兩大方面對民眾進行宣傳引導,借舉辦契機從多個方面完善產業配套設施。舉辦賽事前期,大量的配套設施開工,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并且完善了周圍地區的交通情況;賽事舉辦期間,餐飲、住宿行業受益;賽事過后,旅游和體育產業受到持續影響,民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也會大幅提升。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結束后,美國滑雪人數持續上升,其中35-44歲的滑雪人次上升超過200%,猶他州也成為了全球知名的滑雪勝地。
冰雪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需要提及的是,就在今年3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川財證券王傳曉表示:“冰雪場地設施將在2022年冬奧會前保持高速增長并逐步提高質量,其中新增滑雪場將以5-30萬的滑雪場為主,北方定位大型綜合化,南方定位小型體驗式,室內滑雪場將在3-5年達到飽和,滑冰場仍將以商業冰場為主。”
針對冰雪產業的發展,川財證券認為,中國的冰雪產業已經進入高速增長階段,行業在未來10-15年將保持在20%-30%左右的增速;供給端方面,現有冰雪產業的有效供給不足,無法激發和滿足市場的需求,冰雪場地設施將在冬奧會前開始前不斷增長并改善質量。
“賽事、雪場、裝備、培訓等多個領域潛力巨大。2015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后,當年國內新增滑雪場108座,增幅首次突破20%。2017年中國滑雪總人次為1750萬,一次性體驗者人數占比由2016年的77.8%下降為75.2%。2017年人均滑雪次數由2016年的1.33次上升為1.45次,可見滑雪發燒友的比例也在穩步增長。隨著冰雪愛好者不斷增長,冰雪賽事、雪場運營、冰雪裝備、冰雪培訓領域潛力巨大。”國泰君安認為,在政策大力推動下,冰雪運動群眾基礎擴大與冰雪產業結構優化可期,中國冰雪產業有望將在北京冬奧會前后進入發展高峰期。推薦標的:元隆雅圖(北京冬奧會特許零售商、特許生產商)、安踏體育(收購始祖鳥、Atomic);相關受益標的:探路者(涉足冰雪運動裝備)、三夫戶外(冰雪運動裝備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