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煙臺想要大力發展冰雪產業的同時,北歐公園踏準了城市發展的節奏,直接在福山夾河新城落地了煙臺第一座冰球場。
如今,這座冰球館已經舉辦過多場冰球比賽。
3月20日,在煙臺市首屆中小學冰球校際聯賽在華興中瑞北歐公園冰上運動中心落下帷幕,參賽隊伍竟達到了7支,今年5月份這里還將舉行第二屆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10月份將舉辦中國青少年冰球超級聯賽(煙臺賽區選拔賽)。
據悉,煙臺已經先后有6000余名小學生進行冰上運動體驗,根據煙臺論壇網友爆料,這些參賽隊伍均是由學校挑選,一年的培訓費用在4800-6800左右,差價全部由政府補齊。
煙臺論壇網友@jsjgdjsg說:“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和天性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煙臺論壇網友@一顆薄荷糖說:“我外甥真的是學校老師帶著去體驗課的。”
煙臺論壇網友@jiutianfurong說:“就在我家門口,入選校隊的孩子自己拿6800,其余的由政府補貼,自己想去學的孩子學費不到一萬。”
可見官方對于發展冰雪產業的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孩子有機會接觸這項小眾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近日全文公布,為我國冰雪運動發展和冰雪產業壯大定下基調——“大力發展”“持續推進”。
中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在過去三年間從1177億元增長至3976億元,增長近3倍左右,就在整個滑雪行業大展拳腳之時,煙臺這個“雪窩”的冰雪產業正經歷著一段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煙臺發展冰雪產業,官方推動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煙臺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數據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000美元時,將帶來運動健身和戶外體育市場的增加,目前煙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而官方也數次強調加強社區足球場和籃球場的建設。
但是當一部分群體達到了一定的消費水平后,他們就會追求更家新穎的東西,冰球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冰球的培訓并不便宜,據網友透露,北歐公園冰上運動訓練中心每年的培訓要將近9000元,再加上一套正規的冰球裝備,球桿、球衣、頭盔和其他護具,價格大概在7000-12000之間。
冰雪運動的興起,也必然會帶動冰雪旅游、冰雪裝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而當前煙臺冰雪產業在冬奧會重要影響下,迎來一波高速增長,且中期內蘊藏較大的發展潛力。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目前,冰球在我省依然是小眾項目,大眾對冰球運動認知度低、訓練費用高、沒有專門的賽事支撐,讓許多家長望而卻步
其一,室外冰雪場地的選擇受制于氣候、環境等因素,選擇范圍受限;
其二,冰雪產業項目往往面臨投入大、周期長、融資壓力等問題。這些問題若不能合理規避,仍將阻礙冰雪產業的長期發展。
基于此,像中瑞鼎峰之類的地產開發商借機通過“地產+冰雪”的業務搭配模式布局冰雪產業,通過品牌影響力、企業實力、業務互補等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單一冰雪產業的發展瓶頸。
北歐公園定位于打造冰雪體育產業、國際教育、高端住宅于一體的區域內示范型綜合項目,冰雪體育產業包括冰上運動主場館6400平米、訓練館3000 平米,主要承接國際、國內各項賽事。
而中瑞鼎峰在芝罘區中瑞城打造的第二座冰球館也將在近開始運營。
冰雪地產IP打造需要可持續性的運營
綜上,房企結合自身情況,借冬奧會的“東風”發展冰雪地產,是多元化有利方向之一。
一方面冰雪產業潛力巨大,另一方面,房企介入冰雪產業,在資金、商業配套等方面的支持都有利于冰雪產業實現更好的綜合性運營。
但值得注意的是,冰雪地產的核心還是以冰雪為主題的文旅或是體育項目,以地產為輔佐,注重冰雪產業的長效可持續運營機制,不斷提升影響力,形成產業IP,方能實現長期回報,切不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