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持續點燃華夏大地的冰雪熱情。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經濟”的黃金發展時期,瞄準“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歷史性機遇,吉林傾力做好雪文章。
2016年至2019年,全省每年雪季接待游客人次遞增1000萬。近5年來,吉林冰雪走出一條由冰雪旅游到冰雪全產業鏈、再向冰雪經濟躍升的創新路徑。冰雪,已成為吉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成為活躍全省經濟的重要一極。
挖掘吉林冰雪文化價值
從冰雪資源大省向冰雪產業強省和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轉型,是實現我省加快服務業轉型提質的關鍵選擇,也是我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融入國內大循環發展新格局的一個重要途徑。
自2016年起,我省便打出“高位推動、政策拉動、項目帶動、產業聯動、營銷促動”組合拳,把冰雪作為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先手棋”。
2016年9月,我省出臺《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創新提出建設以“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文化”為核心的“3+X”冰雪全產業鏈,這是全國首個專門研究冰雪產業的政策意見,首次構建冰雪產業的產業架構,首次提出冰雪產業發展的目標體系。創新機制體制,成立由省長擔任組長的冰雪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已于2018年更名為吉林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將旅游業、冰雪產業納入各地、各部門績效考核。
2017年,我省創新發布“冰雪令”,推出4項重磅優惠,針對浙江省及長三角地區游客實行4A級以上營業景區門票掛牌價半價優惠,吸引更廣泛消費者冬季到吉林來玩雪,掀起“候鳥北飛”消費熱潮。
2018年,我省強力推動《全面推進冰雪產業發展的“十大工程”任務清單》實施,落實78項任務;統籌各個部門職能,在用地、投融資、財稅、教育、交通等方面提出多項優厚政策;發起成立全國滑雪場聯盟,推進中國冰雪產業高水平起步、高質量發展。
2019年12月,全省冰雪經濟發展大會召開,提出“把吉林打造成為中國冰雪旅游經濟的中心,冰雪文化引領的高地,冰雪人才培訓、冰雪運動訓練和冰雪裝備制造的基地,以及冰雪研究的思想前沿”的全新目標。會上發布吉林冰雪經濟十大倡議,從政策供給、項目提質、市場提振、綜合消費、產業集聚、研發制造、開放合作等多層次列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
今年2月,對沖疫情對我省文旅經濟造成的影響,省文化和旅游廳迅速出臺“吉林文旅春風計劃”。逐一落實真金白銀13條新政,支持冰雪旅企、旅游滑雪場等企業共渡難關,開展“文旅+金融”服務、暫退旅游質保金、爭取2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一系列舉措,贏得省內外冰雪業界普遍好評。
縱觀5年吉林冰雪創新發展路徑,圍繞經濟發展高素質、生態環境高顏值的探索,從構建產業體系到完善產品體系,從激活冰雪帶動作用到推進冰雪經濟全域發展,吉林一直在行動。
冰雪品牌強勢崛起
9月初,于北京舉辦的“2020年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上,北大湖滑雪度假區、萬科松花湖度假區、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均獲“2020國際冬季運動領先品牌·雪場TOP10”“第五屆WSTOPS冬季運動獎中國滑雪場TOP10”雙料大獎。3家位于吉林的雪場,從全國700余家雪場脫穎而出,這是國內外雪友對我省冰雪供給的高度認可,也是吉林冰雪經濟品牌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6年,吉林旅游人從產業價值入手,研究冰雪這古已有之的生態資源。隨著最美的雪花飄落在吉林、吉林地處世界滑雪黃金緯度帶、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等系列理論的發掘,吉林冰雪的資源特色和優勢隨之顯現。
要將“粉雪”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我省增強內力,通過構建冰雪產業體系來解決吉林冰雪經濟歷史發展方位的重大課題;豐富五大冰雪產品體系,來解決消費者怎樣玩、玩什么的問題。同時,大力宣傳吉林冰雪形象,塑造“溫暖相約·冬季到吉林來玩雪”公共品牌,一系列冰雪推介活動走進北京、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湖北、四川、黑龍江等目標客源地。
每一場活動,吉林文旅人都向當地旅行商、市民百姓展現吉林冰雪全要素、全領域、全產業鏈的最新成果。這其中,既有冰雪旅游產品、冰雪節事賽事推廣,也有我省的工業、現代農業產品,更有運動、科技、民俗、非遺文化等項目。用有溫度的沉浸式體驗破除消費者對北方冬季氣溫的畏懼,用輕松的“玩雪”展現東北老工業基地輕盈轉型的氣象,吉林冰雪品牌成為展示吉林的一個新窗口,不斷累積著省外游客的增量。
在打造吉林冰雪公共品牌的同時,我省連續4年舉辦4屆吉林雪博會,以期將這個全國唯一以“雪”為主題的博覽會,打造成外向型冰雪經濟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平臺。
悉數歷屆雪博會,吉林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首屆雪博會側重于探尋以冰雪旅游為主體的冰雪產業的渠道、投資等機遇;第二屆雪博會則聚焦冰雪與一二三產的融合實踐;第三屆雪博會突出冰雪產品體驗,發起跨省聯動的“冰雪絲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底舉辦的第四屆雪博會,從冰雪理論研究到聚焦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成果,均創歷史新高,展會現場成交額達2.5億元,接待15.5萬人次。開創北京冬奧元素首次走出主辦地的先河,首次吸引來40家國內博物館布展,首次推出“冰雪+扶貧”帶貨新模式,并達成聚焦消費的吉林冰雪經濟的共識等。
今年年初,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心靈四季·美麗中國”全國旅游推廣活動啟動儀式在長春舉辦。這一國家級旅游營銷推廣重要平臺首次走進我省,標志著吉林冰雪成功躋身中國冰雪“國家隊”第一梯隊。
蓄力共迎新雪季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我省降雪量大,新增冰雪項目多,“拳頭”雪場、冰雪夢工廠、冰雪大世界等冰雪項目紛紛延長運營時間助力“夜經濟”,圍繞春節冰雪消費黃金周的節事賽事活動有序籌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我省在春節前夕按下冰雪項目運營的“暫停鍵”。但是,近半年來,我省以項目建設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并未停歇。
目前,“金九銀十”消費黃金期已至,2020-2021年雪季即將到來,吉林各地瞄準發展“窗口期”——
在9月7日舉辦的“2020國際冬博會雪場運營管理論壇”上,長白山發出《長白山12度粉雪溫暖相約》邀請函,圍繞冰雪健身運動、冰雪休閑度假、冰雪溫泉養生、冰雪觀光體驗、冰雪民俗文化等五大產品體系,布局即將到來的新雪季。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邵大明表示,作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當地具備資源優勢,也是發展使命所在。圍繞天定山冰雪產品體系,加大基礎設施和旅游接待能力投入。未來,蓮花山將圍繞冰雪體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商貿,構建完整的都市冰雪產品體系。
通化市著力實施旅游產業振興行動,今年該市出臺支持文旅企業發展16條政策措施,助推文旅產業回暖。全省首個冰雪產業學院在通化師范學院成立;在建的集冰雪運動、康養避暑、旅游度假、文化傳承、商業功能于一體的高品質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通化冰雪產業示范新城,度假酒店、溫泉酒店、游客集散中心等項目,計劃年底投入運營。
吉林市永吉縣與北京粉雪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冰雪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為中心,在全球滑雪產業數據共享、全國滑雪用戶引流至吉林、冰雪大數據信息化建設及周邊產業配套等多個方向展開深入探討與合作。
改革關頭勇者勝。新的謀劃、新的舉措、新的項目,一個個關于冰雪的新實踐正在吉林大地生根發芽。在我省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征程中,吉林冰雪定會綻放出漫山遍野的“冰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