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2020年9月24日,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不到500天的時間,冬奧場館的建設已經進入沖刺階段。
國家體育總局在今年7月印發的體育行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中指出,2020年內原則上不舉辦其他國際性體育賽事和活動,但唯獨給冬奧會測試賽亮了綠燈。
據悉,2020國際滑聯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和2020-2021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這兩項北京冬奧會測試賽將于今年12月在北京賽區的首都體育館舉行。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冬奧會舉辦權,對冰雪運動產業的刺激尤其明顯。
該年度,冰雪運動相關企業年度注冊增速達到了歷史峰值,為24.41%。此后的幾年,冰雪運動相關企業總量仍呈上漲態勢。以工商登記為準,2020年前八個月,我國新增超過500家冰雪運動相關企業。
目前,我國冰雪產業處于規模逐漸擴大的成長階段。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過6300家冰雪運動相關企業。注冊資本方面,32%的相關企業注冊資本為100萬以內,30%的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
按省份劃分,河北省擁有的冰雪運動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到近800家。在城市分布上,哈爾濱的冰雪運動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最多,有450多家。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城市為北京和張家口,均有300余家相關企業。
此外,黑龍江、廣東和山東三省的冰雪運動相關企業也均超過了500家。
可以看到,在企業數量超500家的四個省份中,廣東是唯一一個中國南方省份,這意味著冰雪運動的發展有機會克服地理位置的限制。
2022年第24屆冬奧會共有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其中,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縣的太舞滑雪小鎮,是2022年冬奧會雪上競賽項目核心區,也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滑雪度假區。
冰雪產業綜合體,是目前我國冰雪場地的主流運營模式之一,通常以“體育+旅游”的形式出現。而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0)》,冰雪旅游投資以度假綜合體類為主流投資項目,在整體投資規模中占比約45%。
太舞滑雪小鎮就是其中一例,據其官網介紹,除了滑雪項目,太舞還提供觀光、露營、探險、劇場、步行街等娛樂項目,同時具備不同級別的度假酒店以及地產出售業務。
申奧成功的確帶動了張家口旅游業收入的增長——根據官方提供的數字,從2015年申冬奧成功的到2019年雪季,崇禮游客數量從127.2萬增長到442萬,雪票銷售翻番,旅游收入從5.1億上升至33.3億。
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 年度報告)》,國內滑雪場的滑雪人次突破2000萬,同比增長 6.09%。滑雪者在國內滑雪場的人均滑雪次數由 2018年的1.49次上升為1.60次。
用戶量級的增長,在冰雪產品的消費上也可見端倪。
電商平臺天貓在2018年12月15日發布的《2018天貓冬季冰雪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與2017年冬天相比,滑雪服、運動裝備、運動營養保健品分別增長了90%、93%和42%。
今年席卷全球的疫情給了冰雪行業一個冷靜期。界面新聞查詢旅游類平臺發現,受防疫政策影響,位于崇禮的不少滑雪場仍處于暫時關閉狀態,開園時間未定。
看到巨大的市場潛力,顯然沒有人愿意錯過這個風口。作為中國奧委會的官方合作伙伴之一,騰訊也在出手加碼國內冰雪運動的同時,與崇禮合作,助力其產業數字化升級。
北京時間2020年9月22日,張家口市崇禮區政府與騰訊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騰訊冰雪城市戰略正式發布并啟動。
北京體育大學博導教授、冬奧會中國滑雪裁判第一人邱招義認為,從工業時代到數字時代,冰雪戰略從人群和資本兩個層面助力城市崛起。
邱招義說:“當下圍繞冰雪城市建設的重要步驟是信息體系建立,是促進全國雪場按照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滑雪道建立起的大數據和大智慧界面。”
實際上,騰訊切入冰雪運動賽事在五年前就已經開始。
2015-2016賽季,騰訊體育與國際滑聯(ISU)簽約了32站共57場比賽的獨家轉播權益;
2017年1月,騰訊與北美四大體育聯盟之一的國家冰球聯盟NHL達成五年合作,成為NHL在中國的數字媒體官方合作伙伴,時間正好能夠覆蓋從2018平昌冬奧會到2022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周期。
根據我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制定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6000億元;到2025年,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超過5000萬。(記者 | 喬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