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國研經濟研究院中國冰雪經濟研究中心、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城融合研究中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海陸絲路城市聯盟體育委員會和《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聯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中國冰雪產業的影響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冰雪運動影響巨大,全國共有130個冰雪相關的比賽、活動因疫情取消,冰雪產業錯失春節黃金周,冰雪消費斷崖式下降,冰雪產業從業者面臨巨大經營壓力。這種影響首先是由于冰雪產業的時間周期特點決定。冰雪產業的主要消費周期是11月至次年的3月,其中最重要與核心的消費周期是寒假和新年春節消費檔。此次疫情直接關閉了春節與隨后的消費市場,導致冰雪產業失去了2019至2020冰雪季中最重要的消費市場。為積極應對沖擊,東北、張家口崇禮區域的多個雪場在疫情好轉后,紛紛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復工開業。
針對當前冰雪行業遇到的挑戰,《報告》有如下建議:
首先,高度重視疫情對政府財政、公共資源和社會經濟動能的快速消耗。此次疫情消耗了大量的政府財政資金和行政資源,各級政府在體育上的預算與支持力度均有下滑的可能。因此,只有從較高層面,整體為中國冰雪產業爭取政策扶持,才可能穩住冰雪產業的基本安定與持續發展。
其次,此次疫情對全社會的公共衛生、健康防御提出新的要求,未來中國冰雪產業的運營成本,包括建筑規劃、衛生防疫、賽事組織等,均有可能進一步增加。這必然會加大中國冰雪產業的發展負擔。中國冰雪產業未來發展的前提一定是高效、低成本的解決衛生防疫。如何分擔新增的衛生防疫成本?如何做好一切可能的挑戰與變化?都是中國冰雪產業從業機構的思考重點。
再次,如一切順利,2020年至2021年的冰雪季將會是我國冰上運動的繁忙季節。延期的全國冬季運動會、已經排上日程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系列測試賽,以及冬奧體育場館的竣工驗收等,都明確的表明在今冬會出現各地對冬季資源的短期、大量的需求。如何穩妥應對?能否有充分完整的產業鏈、人力資源的充分保證?已經成為一旦全面復工,中國冰雪產業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再其次,為推動中國冰雪產業的持續發展,中國冰雪行業需要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的傾斜。其中主要包括通過彩票公益金、體育產業扶持資金等方式,資助冰雪產業從業者,幫扶重點機構度過難關;對影響冰雪產業較大的成本,包括水電氣熱土地租金等,進行降費或者減免;對行業的從業人員,可以考慮加強人員培訓,擴展橫向業務交流等。
最后,中國冰雪產業的從業者需要轉化思路,積極考慮如何參與到當前國家的大政方針中來,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和引導新基建、保民生的項目與自身相結合,通過提供活動或者培訓場地,引入高新技術創新項目,探索創新示范區等多種方式,促進政策在本行業的結合與落地。同時,積極與地方體育部門配合,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地方政府對體育產業、冰雪產業的關注度。(作者:周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