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發展冰雪經濟促進轉型升級”作為典型經驗被國務院通報表揚。如此榮譽的取得,靠的是什么?
堅持規劃引領
統籌冰雪產業發展全局
近年來,吉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要求,圍繞建設冰雪旅游名市、冰雪體育強市、冰雪產業大市,加快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產業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在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中,吉林市以“發展冰雪經濟促進轉型升級”作為典型經驗被國務院通報表揚。
吉林市堅持規劃引領,統籌冰雪產業發展全局。在完善《吉林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打造“清爽吉林,22℃的夏天”和“霧凇之都 滑雪天堂———北國江城吉林市”一冬一夏兩大城市品牌定位的基礎上,突出優勢和重點,委托國內外頂級規劃團隊,高標準編制雪場資源布局規劃、泛北大湖冰雪產業規劃等區域規劃和業態規劃。同時,依據雪場規劃編制交通規劃,加快高速公路、通用航空、城市輕軌等立體交通網絡建設。
加強冰雪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全民上冰雪
另外,吉林市加快補齊短板,加強冰雪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該市不斷完善冰雪場地設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不斷升級的冰雪運動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成中高端冰雪場館14座,包括北大湖和萬科松花湖兩個國際級滑雪綜合度假區,以及一座世界級的室內四季越野滑雪場。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是亞洲自然條件和競技滑雪品質最好的雪場,擁有870米亞洲雪場最大有效落差。現有26條雪道,總長度43.5公里,雪道面積全國排名第三。在亞洲承辦高端、競技滑雪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滑雪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
同時,吉林市推動全民上冰雪,擴大冰雪運動參與面,持續深入開展“全民上冰雪”活動。全面推動中小學生、機關干部上冰雪,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
實施“冰雪+”戰略
促進關聯產業融合發展
在做好“冰雪+體育”“冰雪+教育”的基礎上,吉林市做大了“冰雪+旅游”。圍繞打造“霧凇之都 滑雪天堂———北國江城吉林市”城市定位,依托“霧凇、冰雪、溫泉”等優勢旅游資源,以中高級滑雪場、松花江百里霧凇觀賞帶和九大溫泉體驗目的地為支撐,不斷夯實冰雪旅游發展基礎。連續舉辦24屆的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已成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冰雪旅游節慶活動之一。2018~2019年雪季,全市接待冰雪游客2930萬人次,增長15%,實現旅游收入490億元,增長20%。
另外,吉林市做強“冰雪+裝備制造”,規劃建設15萬平方米冰雪裝備產業園區,投資1.4億元實施基礎配套,引進法國波馬索道等一批冰雪裝備制造項目相繼落戶。做火“冰雪+文化”,深度挖掘民族、民俗、歷史等文化資源。做新“冰雪+科技”,與北京體育大學簽署戰略協議,在冬奧科研基地建設、冰雪運動康復醫院創建、冰雪人工智能產品開發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做實“冰雪+人才”,在全市3所高校、15所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冰雪相關專業23個,北華大學創辦冰雪學院,組建了冰雪教育聯盟,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冰雪人才。
另外,吉林市強化宣傳營銷,強化主流媒體宣傳,推動“白雪換白銀”“吉林市冰雪現象”不斷亮相各大主流媒體,吉林市城市冰雪宣傳片連續兩年登陸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去年在紐約時代廣場持續播出一周。制定扶持政策,保障體系日益完善,陸續出臺了《關于促進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做大做強冰雪產業實施方案》、《冰雪裝備產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政策文件,持續打造冰雪產業發展政策洼地。
新文化報·ZAKER吉林記者 李洋